从实验室到梳妆台:CeraVe用医学研发打底,靠科学走红的美国本土护肤品牌

,一站式解决方案,让您的出海之路快人一步
在社交媒体时代,护肤品牌的营销呈现出鲜明的两极趋势。一端是视觉冲击与明星话题齐飞,品牌借由全球代言人打造奢华形象,将护肤品变为生活方式的外延;另一端则选择收敛表达,以科学语言、平实配方赢得皮肤科医生与普通消费者的长期信任。
如果说前者如剧场,强调的是看见;那后者更像诊室,强调的是理解。而 CeraVe,恰恰做到了在“理解”中被看见。
这个来自美国的药妆品牌,一面坚持用“成分语言”建立科学信任,一面又通过富有创意的内容形式与用户展开真实、有趣的对话。它没有炫目的外壳,却能频频出圈;不靠煽情叙事,却精准占据了用户对护肤的理性期待。CeraVe 的成功,不是“讲不出故事”,而是讲了一个不同寻常、基于真实肌肤需求的故事:从皮肤出发,从成分说话,从一瓶每天都用得完的乳液开始,讲透专业,也讲透日常。
01
科学护肤的“温柔守护者”
当护肤不再是单纯追求表象美丽,而成为一场关乎肌肤健康的理性选择,市场也开始出现新的消费心态和需求裂变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CeraVe的崛起看似顺理成章,却又极具颠覆性。
CeraVe诞生于2005年,是由美国皮肤科医生团队基于临床需求打造的品牌。它的使命很简单——用科学的配方修复受损皮肤屏障,满足敏感肌群体长期以来缺乏的温和而有效的护肤方案。与当时市面上主打香氛、包装和即刻美感的产品不同,CeraVe选择了极简主义的表达方式。它的产品包装朴素无华,成分表公开透明,摒弃一切多余的添加,强调神经酰胺、透明质酸、烟酰胺等核心成分的科学作用。
这种“极简”背后,是对护肤本质的深刻理解。
神经酰胺能够重建和强化皮肤屏障,帮助肌肤抵御外界刺激;透明质酸则提供长效补水;烟酰胺具备抗炎与提亮功效。这些成分的结合,让CeraVe在修复受损肌肤、缓解敏感问题上有了明显优势。
从产品哲学到品牌定位,CeraVe鲜明地区别于那些依赖视觉营销、情绪包装的传统美妆大牌。相比兰蔻(Lancôme)等强调奢华感官体验的品牌,CeraVe更像是医师推荐的“理性之选”;相比理肤泉(La Roche-Posay)等细分市场的专科品牌,CeraVe则以更简洁高效的产品组合和更亲民的价格,抓住了广大年轻敏感肌用户的心。
02
品质坚守的“全球践行者”
2017年,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后,CeraVe借助其强大的研发和市场资源,实现了从专业药妆到大众护肤的平滑过渡。它成功将“科学护肤”这一理念传递给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,尤其是在北美市场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,并逐步向欧洲和亚洲扩展。
更重要的是,CeraVe的用户不仅仅是“买产品”,更是在参与一场理性护肤的文化实践。面对社交媒体去滤镜的风潮和年轻消费群体对真实与透明的渴求,CeraVe以其低调而坚实的产品力,以及与皮肤科医生合作的专业背书,搭建起了一座坚固的“信任桥梁”。
这座桥梁不仅让CeraVe赢得了敏感肌和成分党群体的高度认可,也让它在拥挤的护肤市场中独树一帜,成为功能性护肤领域的标杆。对任何希望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突破的功能型品牌来说,CeraVe的成功经验,值得深度借鉴。
正是基于这份对产品本质的坚守与科学信念,CeraVe在营销策略上也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。它并不依赖于夸张的视觉效果,而是通过精准的用户洞察、专业的医学背书和贴近生活的内容,成功构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信任纽带。这种独特的营销路径,成为CeraVe迅速崛起并稳固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。
强化专业背书,筑牢品牌的科学护肤标签
CeraVe作为药妆领域的佼佼者,始终将科学与专业背书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2025年,品牌进一步深化这一策略,主动与皮肤科医生以及医美领域知名创作者合作,借助他们的专业影响力提升产品认知。
例如,在TikTok平台上,CeraVe与知名皮肤科医生Dr. Dray(Dr. Andrea Suarez)合作,发布了多段关于CeraVe产品的使用和成分分析视频。Dr. Dray以清晰的成分分析和科学讲解著称,经常在视频中推荐CeraVe作为敏感肌的首选。她的内容风格深入浅出,帮助观众理解护肤成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,增强了品牌的专业形象。
视频中,皮肤科医生详细介绍了CeraVe多款明星产品,涵盖不同成分和使用场景。比如,含温和洁净成分的Hydrating Foaming Oil Cleanser适合卸妆和敏感肌,能轻松去除彩妆且不伤皮肤;含过氧苯甲酰的Acne Foaming Wash针对身体痘痘和油脂旺盛部位;维生素C精华Vitamin C Serum则用于提亮眼周和缓解暗沉。视频还强调产品价格亲民,性价比高,适合不同肤质和护肤需求,这样更方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策。
此外,CeraVe还与其他医美领域的知名创作者合作,举办线上讲座和互动活动,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专业护肤领域的地位。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品牌的专业形象,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。
激发真实表达,借UGC构建信任型“朋友圈”
CeraVe 深知,与其依赖传统广告的单向灌输,不如让真实用户的声音自己说话。品牌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上持续推动 UGC(用户原创内容)营销,鼓励使用者分享护肤体验、展示使用前后变化,用真实内容建立信任感,也为品牌营造出一个更贴近用户的“护肤朋友圈”。
与此同时,CeraVe 长期运营 #CeraVePartner 标签,通过合作博主与普通用户共同创作内容,逐步构建起一套清晰且可信的用户认知体系,让产品从使用场景中自然“出圈”。
例如,博主 @sebastiandurantt 在视频《My Three Step Skincare Routine》中,以说唱配音搭配护肤画面,生动呈现了他的三步护肤流程:从清洁、冲洗到滋润,重点介绍了两款 CeraVe 产品的使用方法。整条视频节奏明快、风格鲜明,不仅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表达,也保留了用户原创内容的真实感,巧妙地将男性护肤话题带入大众视野,成功引发用户对 CeraVe 产品的关注与讨论。
生活类博主 @issaalonte 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使用 CeraVe PM 夜间保湿乳的亲身体验,强调其清爽不厚重、不堵塞毛孔且无香精的特点,适合敏感肌肤使用。她提到,自己常年居住在阳光强烈、海风频繁的夏威夷,日常频繁前往海边,皮肤常因曝晒和盐分而干燥紧绷,因此对保湿产品的要求格外严苛。这款夜间保湿乳以其高效但温和的保湿力,赢得了她的青睐,被称为“保湿霜界的 GOAT(最强)”。
更进一步,2025年 CeraVe 曾联合 Bold Group 推出一项名为 “Moisturize Like a Derm(像皮肤医生一样保湿)” 的 TikTok 活动,为品牌打造了一个互动滤镜(CeraVe MLAD)。游戏玩法简单:在屏幕上“捕捉”皮肤保湿成分,配合活泼的配乐和滤镜特效,极易带动用户模仿创作短视频。这项活动吸引了 32 位当地创作者参与,带动了 4 个国家共 400 多条 UGC 生成内容,播放数高、点赞互动明显,真正让产品故事在用户间自然扩散。
通过这些真实的 UGC 与 #CeraVePartner 案例,CeraVe不仅让用户看到了真实的使用反馈,还通过互动玩法和专业内容增强品牌品质印象——这正是它在社交平台上持续保持高参与度与信任度的重要原因。
联动明星资源,释放品牌影响力新势能
2025年,CeraVe在跨界合作方面也做了不少创新尝试,借助明星的影响力将品牌故事传递给更广泛的年轻群体。随着头皮护理系列的正式推出,品牌同步发起了名为 “Head of CeraVe” 的全新营销活动,旨在打破公众对头皮屑等头皮问题的刻板印象。
此次活动邀请了三位跨界明星代言:TikTok与百老汇演员 Charli D’Amelio、NBA球星 Anthony Davis,以及UCONN女子篮球运动员 Paige Bueckers。他们通过一系列极具话题性的短视频内容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:
D’Amelio 在“GRWM”(Get Ready With Me)视频中展示“头皮神坛”并把润肤霜抹在头上祈求好运;Davis 拿着超大罐CeraVe润肤霜走进球场,在镜头前自然地涂抹头皮;Bueckers 则用轻松直白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头皮护理体验。
在产品细节上,品牌也做了延展,CeraVe此次还在包装设计上做了特别定制,例如在部分限量版产品中加入了女篮球员 Paige Bueckers 的 Q 版卡通形象,使产品更具辨识度与收藏感。这种充满个性的包装,不仅加强了明星联名的传播效果,也进一步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,赋予产品更多社交属性和讨论空间。
通过这场从明星内容到产品包装的整合传播,CeraVe进一步强化了“从护肤到护发”的专业形象,同时在年轻人中建立起更具亲和力和参与感的品牌认知。
打破内容边界,用反套路创意抢占注意力
当大多数功能性护肤品牌仍谨慎行事、以“专业”姿态维持品牌形象时,CeraVe却在2025年打出了一记令人意想不到的“幽默牌”——用一场精心策划的“假消息风波”,讲述品牌的真实故事。
起初,社交平台上突然流传起一个令人费解却极具传播力的说法:演员 Michael Cera 是 CeraVe 品牌背后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。品牌官方并未第一时间澄清,而是巧妙地“任由”话题发酵,成功吊起大众好奇心。超过450位红人参与二创与讨论,相关话题在 TikTok、、Instagram 上迅速引爆,总曝光量突破154亿次。
直到2025年超级碗广告播出,这场“假消息”的高潮才终于揭晓:
广告中,Michael Cera 出镜试图“证明”自己与 CeraVe 的关联,却最终被品牌温和而坚定地“否认”——真正的幕后功臣,其实是一群皮肤科医生与科研团队。
这一反转,不仅打破了观众的预期,也在极具娱乐性的叙事中,重新强调了品牌“以科学为本”的核心定位。CeraVe用一场借力大众文化、玩转“真假消息”的创意战役,让原本严肃的专业故事变得生动有趣,既不牺牲品牌调性,也打破了功能性护肤传播“无趣”的刻板印象。
这场营销不仅在传播效果上大获成功,还赢得了多个国际广告奖项(包括Clio Awards),并带动了明显的销售增长,成为近年来药妆品牌破圈传播的经典案例之一。
相比传统的明星代言或硬广轰炸,CeraVe这次的胜出,正是源于它对社交媒体传播逻辑的深刻理解:信任并不一定靠说教建立,专业也可以用轻松的方式传达。它用一场“假消息大作战”,打破了护肤营销的表达边界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作为科学护肤“温柔守护者”的品牌形象。
















在社交媒体时代,护肤品牌的营销呈现出鲜明的两极趋势。一端是视觉冲击与明星话题齐飞,品牌借由全球代言人打造奢华形象,将护肤品变为生活方式的外延;另一端则选择收敛表达,以科学语言、平实配方赢得皮肤科医生与普通消费者的长期信任。
如果说前者如剧场,强调的是看见;那后者更像诊室,强调的是理解。而 CeraVe,恰恰做到了在“理解”中被看见。
这个来自美国的药妆品牌,一面坚持用“成分语言”建立科学信任,一面又通过富有创意的内容形式与用户展开真实、有趣的对话。它没有炫目的外壳,却能频频出圈;不靠煽情叙事,却精准占据了用户对护肤的理性期待。CeraVe 的成功,不是“讲不出故事”,而是讲了一个不同寻常、基于真实肌肤需求的故事:从皮肤出发,从成分说话,从一瓶每天都用得完的乳液开始,讲透专业,也讲透日常。
01
科学护肤的“温柔守护者”
当护肤不再是单纯追求表象美丽,而成为一场关乎肌肤健康的理性选择,市场也开始出现新的消费心态和需求裂变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CeraVe的崛起看似顺理成章,却又极具颠覆性。
CeraVe诞生于2005年,是由美国皮肤科医生团队基于临床需求打造的品牌。它的使命很简单——用科学的配方修复受损皮肤屏障,满足敏感肌群体长期以来缺乏的温和而有效的护肤方案。与当时市面上主打香氛、包装和即刻美感的产品不同,CeraVe选择了极简主义的表达方式。它的产品包装朴素无华,成分表公开透明,摒弃一切多余的添加,强调神经酰胺、透明质酸、烟酰胺等核心成分的科学作用。
这种“极简”背后,是对护肤本质的深刻理解。
神经酰胺能够重建和强化皮肤屏障,帮助肌肤抵御外界刺激;透明质酸则提供长效补水;烟酰胺具备抗炎与提亮功效。这些成分的结合,让CeraVe在修复受损肌肤、缓解敏感问题上有了明显优势。
从产品哲学到品牌定位,CeraVe鲜明地区别于那些依赖视觉营销、情绪包装的传统美妆大牌。相比兰蔻(Lancôme)等强调奢华感官体验的品牌,CeraVe更像是医师推荐的“理性之选”;相比理肤泉(La Roche-Posay)等细分市场的专科品牌,CeraVe则以更简洁高效的产品组合和更亲民的价格,抓住了广大年轻敏感肌用户的心。
02
品质坚守的“全球践行者”
2017年,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后,CeraVe借助其强大的研发和市场资源,实现了从专业药妆到大众护肤的平滑过渡。它成功将“科学护肤”这一理念传递给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,尤其是在北美市场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,并逐步向欧洲和亚洲扩展。
更重要的是,CeraVe的用户不仅仅是“买产品”,更是在参与一场理性护肤的文化实践。面对社交媒体去滤镜的风潮和年轻消费群体对真实与透明的渴求,CeraVe以其低调而坚实的产品力,以及与皮肤科医生合作的专业背书,搭建起了一座坚固的“信任桥梁”。
这座桥梁不仅让CeraVe赢得了敏感肌和成分党群体的高度认可,也让它在拥挤的护肤市场中独树一帜,成为功能性护肤领域的标杆。对任何希望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突破的功能型品牌来说,CeraVe的成功经验,值得深度借鉴。
正是基于这份对产品本质的坚守与科学信念,CeraVe在营销策略上也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。它并不依赖于夸张的视觉效果,而是通过精准的用户洞察、专业的医学背书和贴近生活的内容,成功构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信任纽带。这种独特的营销路径,成为CeraVe迅速崛起并稳固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。
强化专业背书,筑牢品牌的科学护肤标签
CeraVe作为药妆领域的佼佼者,始终将科学与专业背书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2025年,品牌进一步深化这一策略,主动与皮肤科医生以及医美领域知名创作者合作,借助他们的专业影响力提升产品认知。
例如,在TikTok平台上,CeraVe与知名皮肤科医生Dr. Dray(Dr. Andrea Suarez)合作,发布了多段关于CeraVe产品的使用和成分分析视频。Dr. Dray以清晰的成分分析和科学讲解著称,经常在视频中推荐CeraVe作为敏感肌的首选。她的内容风格深入浅出,帮助观众理解护肤成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,增强了品牌的专业形象。
视频中,皮肤科医生详细介绍了CeraVe多款明星产品,涵盖不同成分和使用场景。比如,含温和洁净成分的Hydrating Foaming Oil Cleanser适合卸妆和敏感肌,能轻松去除彩妆且不伤皮肤;含过氧苯甲酰的Acne Foaming Wash针对身体痘痘和油脂旺盛部位;维生素C精华Vitamin C Serum则用于提亮眼周和缓解暗沉。视频还强调产品价格亲民,性价比高,适合不同肤质和护肤需求,这样更方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策。
此外,CeraVe还与其他医美领域的知名创作者合作,举办线上讲座和互动活动,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专业护肤领域的地位。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品牌的专业形象,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。
激发真实表达,借UGC构建信任型“朋友圈”
CeraVe 深知,与其依赖传统广告的单向灌输,不如让真实用户的声音自己说话。品牌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上持续推动 UGC(用户原创内容)营销,鼓励使用者分享护肤体验、展示使用前后变化,用真实内容建立信任感,也为品牌营造出一个更贴近用户的“护肤朋友圈”。
与此同时,CeraVe 长期运营 #CeraVePartner 标签,通过合作博主与普通用户共同创作内容,逐步构建起一套清晰且可信的用户认知体系,让产品从使用场景中自然“出圈”。
例如,博主 @sebastiandurantt 在视频《My Three Step Skincare Routine》中,以说唱配音搭配护肤画面,生动呈现了他的三步护肤流程:从清洁、冲洗到滋润,重点介绍了两款 CeraVe 产品的使用方法。整条视频节奏明快、风格鲜明,不仅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表达,也保留了用户原创内容的真实感,巧妙地将男性护肤话题带入大众视野,成功引发用户对 CeraVe 产品的关注与讨论。
生活类博主 @issaalonte 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使用 CeraVe PM 夜间保湿乳的亲身体验,强调其清爽不厚重、不堵塞毛孔且无香精的特点,适合敏感肌肤使用。她提到,自己常年居住在阳光强烈、海风频繁的夏威夷,日常频繁前往海边,皮肤常因曝晒和盐分而干燥紧绷,因此对保湿产品的要求格外严苛。这款夜间保湿乳以其高效但温和的保湿力,赢得了她的青睐,被称为“保湿霜界的 GOAT(最强)”。
更进一步,2025年 CeraVe 曾联合 Bold Group 推出一项名为 “Moisturize Like a Derm(像皮肤医生一样保湿)” 的 TikTok 活动,为品牌打造了一个互动滤镜(CeraVe MLAD)。游戏玩法简单:在屏幕上“捕捉”皮肤保湿成分,配合活泼的配乐和滤镜特效,极易带动用户模仿创作短视频。这项活动吸引了 32 位当地创作者参与,带动了 4 个国家共 400 多条 UGC 生成内容,播放数高、点赞互动明显,真正让产品故事在用户间自然扩散。
通过这些真实的 UGC 与 #CeraVePartner 案例,CeraVe不仅让用户看到了真实的使用反馈,还通过互动玩法和专业内容增强品牌品质印象——这正是它在社交平台上持续保持高参与度与信任度的重要原因。
联动明星资源,释放品牌影响力新势能
2025年,CeraVe在跨界合作方面也做了不少创新尝试,借助明星的影响力将品牌故事传递给更广泛的年轻群体。随着头皮护理系列的正式推出,品牌同步发起了名为 “Head of CeraVe” 的全新营销活动,旨在打破公众对头皮屑等头皮问题的刻板印象。
此次活动邀请了三位跨界明星代言:TikTok与百老汇演员 Charli D’Amelio、NBA球星 Anthony Davis,以及UCONN女子篮球运动员 Paige Bueckers。他们通过一系列极具话题性的短视频内容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:
D’Amelio 在“GRWM”(Get Ready With Me)视频中展示“头皮神坛”并把润肤霜抹在头上祈求好运;Davis 拿着超大罐CeraVe润肤霜走进球场,在镜头前自然地涂抹头皮;Bueckers 则用轻松直白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头皮护理体验。
在产品细节上,品牌也做了延展,CeraVe此次还在包装设计上做了特别定制,例如在部分限量版产品中加入了女篮球员 Paige Bueckers 的 Q 版卡通形象,使产品更具辨识度与收藏感。这种充满个性的包装,不仅加强了明星联名的传播效果,也进一步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,赋予产品更多社交属性和讨论空间。
通过这场从明星内容到产品包装的整合传播,CeraVe进一步强化了“从护肤到护发”的专业形象,同时在年轻人中建立起更具亲和力和参与感的品牌认知。
打破内容边界,用反套路创意抢占注意力
当大多数功能性护肤品牌仍谨慎行事、以“专业”姿态维持品牌形象时,CeraVe却在2025年打出了一记令人意想不到的“幽默牌”——用一场精心策划的“假消息风波”,讲述品牌的真实故事。
起初,社交平台上突然流传起一个令人费解却极具传播力的说法:演员 Michael Cera 是 CeraVe 品牌背后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。品牌官方并未第一时间澄清,而是巧妙地“任由”话题发酵,成功吊起大众好奇心。超过450位红人参与二创与讨论,相关话题在 TikTok、、Instagram 上迅速引爆,总曝光量突破154亿次。
直到2025年超级碗广告播出,这场“假消息”的高潮才终于揭晓:
广告中,Michael Cera 出镜试图“证明”自己与 CeraVe 的关联,却最终被品牌温和而坚定地“否认”——真正的幕后功臣,其实是一群皮肤科医生与科研团队。
这一反转,不仅打破了观众的预期,也在极具娱乐性的叙事中,重新强调了品牌“以科学为本”的核心定位。CeraVe用一场借力大众文化、玩转“真假消息”的创意战役,让原本严肃的专业故事变得生动有趣,既不牺牲品牌调性,也打破了功能性护肤传播“无趣”的刻板印象。
这场营销不仅在传播效果上大获成功,还赢得了多个国际广告奖项(包括Clio Awards),并带动了明显的销售增长,成为近年来药妆品牌破圈传播的经典案例之一。
相比传统的明星代言或硬广轰炸,CeraVe这次的胜出,正是源于它对社交媒体传播逻辑的深刻理解:信任并不一定靠说教建立,专业也可以用轻松的方式传达。它用一场“假消息大作战”,打破了护肤营销的表达边界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作为科学护肤“温柔守护者”的品牌形象。
